爱久看书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7节(第1页)

本节是承上章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引申而言。国之乱,其原因在上不在下,下从上,民从君,天之理也。上无事而民自富,上无欲而民自朴,上无为而民自化,上好静而民自立,此乃不朽之理。民富国强,这是上君下民的共同心愿,上下同心,国又有何难治的呢?

【民之轻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】

“民之轻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”,此三句是论述生死的辩证之理。天赐人以性命,生以行天理,死以终天理。能明天理,遵行道德,方不枉来人世一趟,无愧做人一生。

为何言“民之轻死”?因为世人皆是“求生之厚”。所谓“求生之厚”,是指世人多是贪欲过甚,追求厚享,过度地享受生活。饮食不讲科学,狂食暴饮,荤腥油腻。天上飞的,地上走的,虫蚁蛇蝎,无所不食。在呑食那些该食与不该食的东西下肚的同时,也将大量动物携带的种种病菌毒素摄入体内,替它们背上沉重的业债包袱。

常人往往贪色不节,起居失时,操劳过度,身陷邪径。心为七情六欲所困,身为名利所缠扰,损福减寿,耗性害命,以致气血枯竭,疾病缠身,灯灭油干,终而性命分离而亡。本意是为了厚生,反而却得薄生;本来是想享受人生,反而落入苦生。这正是世人对生命辩证之理的无知而造成的悲哀所在。

真正的厚生、爱生,唯有修养道德,积善为福,体内自能产生良性变化,自会得到天地万物的呵护,自然能得生命之长生。

“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”,贪生者不能长生,此乃一定之理。人生来世,生命固可贵,道德贵更高。人有两个生命,一阴一阳,一隐一显,一虚一实,一主一次。世人多以肉身之生为生,而轻视了灵性之生;追求物质享受,以厚肉身之生,轻视道德而损害精神之生。形体之生以五谷蔬菜为养,灵性之生以道德为养,两者互为依存,相辅相承。常人多是抱着有形身躯为生,故厚而待之,而对无形生命却不识不知,任意践踏亏待。这种认客不认主的本末倒置,必然导致性与命的倾倒,最终两损俱伤。

贪生之人,私心重重,为了自己的厚生,不惜牺牲其它生命之生。为厚一己之生,不择手段,不讲道德,无所不用其极。贪钱财以富其生,求厚禄以贵其生,贪美色声味以快其生。兴豪华宫室,着华丽时装,贪口福世味等等,皆是为了厚养其生,以此求得长寿,享受人生。岂不知此类贪生愈厚,丧生愈多;逆理愈甚,丧德愈多。不仅精神毁丧,形体寿命也难长久。为厚生反而轻生,为贪生反而不得长生,这其中含有甚深的辩证之理,涉及到显隐、宏观、微观等多维科学领域,贯穿着自然大道生死顺逆的普遍规律。

求生太厚,适得其反,偏重于命,反害德性。重物质,轻道德,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,无疑是一条死路。这就是生命的辩证。故经言“民之轻死,以其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”

【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】

此两句是总结上文之义。

“唯无以生为者”,是说只有以无为自然之法养生,才是真正的厚生、贵生、长生之计。此句是与上句过分贪求享受的“求生之厚”作比较。“求生之厚”,是有心有欲的后天贪心。过分贪生,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,越求越不能得。

“是贤以贵生”,只有遵循自然法则,无心无欲,先天用事,不贪求世味厚重,恬淡人生,这才是“贵生”的根本所在。“贤”是有道德、有智慧的意思。“贤于贵生”,就是有德之人,不贪世味之生,而是以道德为生命之本,以自然无为之法勤于养生。清静无欲,性命双修,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。

欲修长生,须识所生之本;欲求不死,须明不死之理。生死皆可改,唯凭性命修。人之所以托生人身,是自然界给灵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,就看各人能否能把握住这种机缘,通过修德、修心、修性、修命这“四修”,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去向。能否把握住这种机缘,运用“为道日损”而逆修,积功累行,改造命运,再造性命,改变人生为道生,这才是人生的真谛。

人只知求生,但不明贵生之理,不信自然大道,故难长生。理不明则命不牢,德不足则性不稳,故尘生尘灭,万生万死,苦海沉沦,轮回不绝,无终无始,不知何日能真正觉悟而贵生?

大道须凭觉后参,未觉悟时则难参,永遭沉溺之苦,乃是必然。前人云:“千年铁树开花易,一失人身再复难”。“万劫千生得个人,须知前世种来因;速觉悟,出迷津,莫使轮回受苦辛”。存命不必贪生,唯有存心养性,修养道德,恬淡世情,不为厚生之物而迁其志,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。放下贪心欲念,清静身心,无欲无念,以自然无为之法养生。不贪生,不怕死,坦荡面对人生,真诚奉献人生。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,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,一个无私奉献社会的人,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,也才是真正的贵生。然而那些自尊自贵者,养尊处优,贪求享乐,看似为厚生、惜生、养生,实在是自残其生,自损其命。

“贤于养生”者,能明天理,逆世俗之厚生,以道德滋养性命,不以物欲为养;以自然无为养生,不奢求豪华人生。清静无欲,必能益生。修道之人,乐不可极,苦不可悲,欲不可纵,物不可贪,凡事有节,执两用中。若能紧闭六门,不以七情六欲败残道身,不以声色货利凿丧性命。抱元守真,谷神自然不死,性命自然圆成,何有轻生之畏?

【本章说解】

此章经旨,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,而导致了民之难治。为君者食民税太多,致使民饥饿;在上者贪求荣华享受,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,反而误入了轻生死地。这是治世者造成的恶果。

圣人治天下,用自然之道;君子养生,用自然之法。不偏一己私欲,不任一己机智,此乃治民之无为大法。大法立而民必富,民富必无饥,必无难治者。不纵不贪外物为厚生,内养笃厚道德以为生,这才是养生的正道。大道以德为贵,不以厚生为贵。有德之人,其生自厚。为民之上者,若能明会此义,则治国无难。求生者若能悟此理,则改性造命亦不难。此两者事虽有异,而理则同。故太上在本章合而发之。

本章是承上章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而申言之。民之所以愚昧,治之所以为难,其责在上不在下。圣人治世,无事而民自富,无欲而民自朴,无为而民自化,好静而民自立,故而绝无“税多民饥”、“有为难治”、“厚生轻死”之类事。在上者为政清廉,以德自守,不以多事扰民;在下者就会以德化心,清静无欲,乐于其生。此便是“贤于贵生”之义。在上者若厚其生,下民皆效而仿之。为了厚生,便轻举妄动,乃至触犯刑律,轻弃其生。太上因当时世俗之弊,故而提出“贤于贵生”的期盼。这对当今社会,其意义尤为深远。

人皆贵生,都期望长生。人为万物之灵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,先贤们穷其毕生精力,探索生命的奥秘,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长生命的方法,维持信息体与肉体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,延缓其分离的时间,形成了三千六百门,供后人因材施用,以达长生久视之目的。空净师云:“生死皆可改,唯凭性命修。”人能明此理,通过修心修德,修性修命,去改造自我性命,把握住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,运用积善修德、积功累行来改造命运,再造性命,改变人生为道生,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

“人活一口气”。一口气不来,就意味着死亡。欲修长生,必在气与炁上下功夫。对于屋破药枯、爻损命亏者而言,重在穷通气与炁之理。空净师曰:“通得此理,明得此法,屋破修也易,药枯生不难,但知归伏法,金宝积如山。”

欲得长生,须先久视。此久视就是返光内照,添油接命,调整心理、生理状态,激活相关腺体,提高免疫力,产生预防、治疗、养生、修真等作用。修可以改变性命之质,炼可以改变性命之形。唯有“修炼”二字终生持久,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。若不修不炼,一旦性与命分离,由于性体能量的损耗,将很难有资格再与新的人体结合,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体躯壳之中。“人身难得今已得,此生不修待何时?”这是先辈们了悟生命真理的由衷之言,值得借鉴。

佛家道家对常道中人身躯体如何延缓哀老,减缓能量消耗,阻止器官组织的衰变及损坏,作了大量深入研究。人类锲而不舍地寻求长生之道,探索益生贵生的门径,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宝典,就看各人是否愿意去继承。

凡欲长生者,须经道、经、师三宝指引,循法而修才能功成。以德、志、行、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大法,全方位去实践,遵循无为、自然、无极、太极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,性命双修,德道双修,性命合一,才能直趋自然大道。

人是一棵无根树,全凭气作为根须与天地连接。在生命诸多要素中,最贵“气”、“炁”二字,关键在于归伏固气法。气固,则身中之真炁便不会随呼而出,反而能吸聚天地之真炁入内。若根源不固,六门大开,精竭气弱,所吸的天地正气,不仅不能吸收贮存,即是原有的真炁反随呼气而带出体外,为天地所反夺。鉴于此,前辈们极其重视后天呼吸和先天真息。空气中含有大量精华微观物质,即古称之“道性物质”。这种物质才是生命之源,可惜大部分被人呼出,不能分离利用。此类物质一旦与体内先天祖炁相连接,其吸收率即可成倍增加。“一刻功夫,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”。但必须以德为本,唯德与此类精华物质相亲相合。用科学方法去运作,而非用肺部呼吸。庄子云:“众人之息以喉,真人吸之以踵。”便是其中的奥秘,亦是长生久视的必由之路。

柔弱章第七十六

【人之生也柔弱,】

“人之生也柔弱”,“柔弱”者,道体也。道体内含中正柔和之气,犹如春天的暖流,温柔而祥和,万物得之则生。人得柔中之气,则性情平和,行事宽恕,不自是于己,不争强于人,大公无私,与天地正气共融。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气,其气自然柔和,其性命自然合道,此便是长生久视之道。

大道之体本虚静,大道之用本柔弱。人之初生,秉天地中和元气,处于先天状态。故婴儿的心性纯素,无欲无念;婴儿纯先天之体,真炁充盈,筋骨柔软。至于十五六岁时,元体已破,即进入后天状态,情欲妄识增多。至中年之后,先天渐失,性命之阳逐渐衰败,终至于老死。人体之气,其一是得之于自然,由先天一点灵光中析出而生道;其二是禀父母的先天精气,此气称为凡炁,这种气后天中含有先天,以先天方式遗传物元、质元等各类物质,以此凡炁为主而构成色身。此后天中之先天,才是性命本源之物。此外还有食物转化的精气,以及呼吸所纳入自然界的清气。此四者结合而生成人体生命之气。

气是人性命之根本,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。元炁为万物之母,它无处不在,其特性极为微细、柔和而广泛。先天之炁,质清而虚,氤氲(yinyun)内结,无形无象,贯穿于全身内脏与四肢骨节之间,故婴儿性平而体柔。待到十四、五岁情缘一起,真炁聚而藏于两肾,一点真精化为后天之液。念起精动,念伏精伏,随心而化。

元炁即先天祖炁,藏于气海之中,是生命之根,损伤于七情六欲中。故人要保持先天状态,使元炁与呼吸之气在人身相溶共存,就需要经过修性炼命,修筑人身的基本精华物质——精、气、神,修补已经亏损的先天三元和后天三源精华物质,使后天复返先天,返老还童,复命归根,此乃“知其子,守其母”之义。

和清冷表兄共梦后  恶女与疯犬(1V3,骨科)  心怀不轨【H】  祸水生存法则  尝试攻略满级黑月光[穿书]  谁说我不会变强(姐弟)  穿成咸鱼女主的对照组[快穿]  似月光吻桔梗  我的房客大小姐  重生之花瓶逆袭  穿成80年代的凤凰男  喜欢漂亮美人有什么错  花非花(短篇集)  AI但是情趣娃娃  爱情在香港落机  谁说纨绔不读书  穿成农女,我拥有了锦鲤好运  礼乐崩坏(公路糙汉文 1v1)  野生娱乐  勇者退休以后(NPH)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大城时代

大城时代

大城时代简介emspemsp大城时代是司马白衫的经典都市言情类作品,大城时代主要讲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但我不想遭这份罪,也不想受那份苦司马白衫最新鼎力大作,年度必看都市言情。海棠屋(haitangshuwucom)提供大...

重生:后宫记事

重生:后宫记事

有人说,后宫是女人权利的巅峰,尔虞我诈,勾心斗角,比官场还要险恶。冉浮云觉得,后宫是一个战场,只有一个赢家。前世的她,唯唯诺诺,一心求稳,却遭人陷害,只能在冷宫中一杯毒酒结束。重活一世,她已浴火重生,挡我者,必将万劫不复。...

任先生非要和我谈恋爱

任先生非要和我谈恋爱

我愿为你屈膝,成为你生生世世的不二臣。任慈。星际第七区。夏氏二小姐夏莫颜第一次回乡,便遭遇了离奇灭门爆炸惨案。系统想要查清真相和救回姐姐,需要先集满最强星际指挥官R的十二块灵魂碎片。然而第一块碎片的现主人,就让她皱了眉,是她的‘克星’任慈哥哥。任慈薄情入骨,孤傲成瘾,对世上任何美色都毫无兴趣。直到夏莫颜以妻子身份,闯进他无趣的生活。任慈夏莫颜就是我的命。可当偏执贵公子以为,枕边人留在他身边,似乎只是想偷他东西时,他发了疯。匕首架在她脖子上。任慈我的心被你视如草芥,那我现在就掏出你的心看看。她反抗,利刃划破他的手,她冲出豪宅。夏莫颜我自以为,动心的不止我一个,是我错了。任慈发现自己误会了夏莫颜后,开启了疯狂追妻模式,行迹遍布大大小小各个星区。卑微任慈还在生我的气吗,为什么这么久都不给我打电话。夏莫颜浪费钱。任慈你想不想我?夏莫颜来姨妈了。某天。某年轻指挥官任慈前辈大你六岁,不如我更适合你。夏莫颜老是老了点,好用。任慈我就当她是在夸我了?好的。(1V1双洁甜文治愈系。)如果您喜欢任先生非要和我谈恋爱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万古龙帝

万古龙帝

万古龙帝简介emspemsp关于万古龙帝手持轮回盘,霸世天地间一手掌岁月,一手握苍天!龙昊!前一世无敌的守护战神,重生在一名废材家主身上!掌握禁术功法,肆意睥睨天下,修炼大成后,一砖可以弑神,一叶可以斩仙!既然重获一世,我就要强者归来,打造属于我的不败神话!这一世,注定狂傲众生,碾压万族!谁若不服,来战!谁若想死,来战!翻手改命!覆手灭天!纵横一生,成就万古龙帝!...

我能追踪万物

我能追踪万物

我能追踪万物简介emspemsp穿越仙侠世界,陈沉得到最强追踪系统,从此能追踪万物。陈沉系统,我缺钱了。两米之外,床底下藏着你爹的私房钱,五米之外,地下半米有一枚生锈的铜钱。前方草丛里有掉落的碎银子。陈沉系统,我缺点机缘。猪圈前那坨屎其实并不普通。今夜子时前往二十里外的黑锋崖跳崖。某处地方隐藏着仙人洞府。万载之后,已经成为仙帝的陈沉有些无聊。系统,你告诉我,这世间有多少女修暗恋本帝?...

最强倒插门

最强倒插门

最强倒插门简介emspemsp三年前,孤儿叶伟为保女友肚中孩子顶罪入狱,在狱中偶遇神秘老人拜师学艺。三年后,叶伟回归继承神秘老人不可想象的巨大财富,就连首富九爷都对他俯首称臣。掌控万亿财富的他,暗暗发誓从此,欲夺我妻者亡,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